文章

城市的根基

精湛工艺品贸易曾塑造东南亚城市,悉心培育下也可引领未来

图片来源: TZIDO SUN

长久以来,贸易一直是东南亚无声的筑城者。从曾为英殖民港口的新加坡崛起,到吉隆坡由河畔泥泞村落蜕变成衔接巴生港的商业重镇,这个地区的城市皆因商业而萌芽。在更早之前,马来西亚北部的布央谷已是直通印度洋贸易的海运转口站。泰国班清的陶器村落则见证着现代城市成形前,工艺生产和贸易网络早已兴盛数百年。由此可见,都市生活的星火往往始于甘榜。

图片来源: penangmonthly.com

甘榜不是等待现代化改造的落后地区,而是社会和经济活力的枢纽。它们的演变一般源自土地羁绊、人际关系和物质传承,即亲缘、工艺和贸易,而非制式蓝图。当现代规划主張建设网格布局、摩天大楼和高速公路,甘榜却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都市主义:灵活应变、以人为本,且以家庭作坊为核心。都市规划者当支持而非取代甘榜,包括保护当地产业、优化交通而不造成干扰,并将其经济角色纳入更宏大的城市体系。

图片来源: ahmad.faizal

吉隆坡的甘榜峇鲁是一个较不可取的规划例子。尽管它处于核心地带和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作为最后留存的城中村之一,也曾多次面对重建提案,居民有机会因高楼项目而被迫迁。与之相比,日惹科德河甘榜则于1980年代,在自学成才的印尼建筑师YB Mangunwijaya的带领下,通过社区主导的设计行动重获生机,印证由下而上的规划方式如何同时提高生活品质和社区韧性。

4
 
 
5
图片来源: nostshop.com

与此同时,贸易的本质也在改变。二十世纪,人们追求整合性和规模,偏好建造集装箱港口、工业园和中央物流设施;到了二十一世纪,人们则讲求去中心化。新技术让甘榜得以按照自己的方式,重返全球供应链。在越南,以竹器和漆器而闻名的富荣村钵场村正通过Instagram和抖音商店接触客户。印尼北加浪岸的蜡染艺术家不再局限于游客市场,他们借助电子支付、履约平台和共享物流,与海外时尚品牌和布料买家合作。在菲律宾,阿克兰和伊洛伊洛的菠萝纤维马尼拉麻编织者已成为可持续纺织业网络的一分子,这个网络汇聚了整个亚太地区注重环保的时尚品牌。在马来西亚乡村,地垫编织者已开始与都市中介合作,共同履行客制订单和满足城市手工艺市场的快闪需求。整个地区从印尼台湾西藏,还有很多手工艺人正与当地和海外的设计师携手开拓市场和传承工艺。

6
图片来源: nakaravillasandglamping.com

时至今日,这些手工艺人不再是为市集供货的边缘生产者,在涵盖生产、品牌建设、物流和市场营销的复杂生态系统中,他们已成为重要一环。他们的商业规模可能不大,其参与却意义重大。乡村生产者正通过与非政府组织、电商平台、侨民中介或创意品牌合作,来融入跨境商贸。这种镶嵌式参与不但为甘榜带来经济价值,还能创造战略意义。在这个面临供应链冲击和讲求道德采购的时代,甘榜的分散式产能、文化独特性和韧性日益显得珍贵。

7
8
图片来源: localvietnam.com

甘榜依然是贸易所在地,只是媒介已经改变。随着东南亚城市继续扩张,真正的挑战不是要在甘榜进行建设,而是要和甘榜一起发展。它们昭示着一种扎根于土地、分散于不同作坊,且饱含东南亚精神的发展愿景。

分享